在《KANO》正式上映前,行销操作的完善布局,提早奠定成功的基石,卖座绝对是能够预期的。招来观众是商业电影上映时的首要目标,从预告片走向的精确投放、新闻议题传播再到社群媒体凝聚价值,行销团队按部就班地创造出清流形象,然后再有条有序地引导观众进场,过程之中的手段与作法,皆证明成功并不是侥幸得来,这一点相当值得电影圈借镜。 《KANO》这部改编自日治时代真实事件的棒球故事,具备台湾国球深植于人心的感染力,不单单只是观众会感兴趣的主题,更有着能满足观众的精采故事。 马志翔首部由演转导所缴出来的作品,风格与魏德圣是一脉相承,初次掌镜便展露不凡的气度,每颗镜头皆连结着我们所看不见的全神贯注。棒球电影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建构「认同感」,将剧本具象化的过程,导演不是只要依循着计划表实行,也要付诸个人创造力来融入脚本,就我看来,整部片在场面调度所下的功夫,火侯完全不像是个初试啼声的人,电影里头充满丰沛的生命力与惊喜,引起观众与镜头对立之间的共鸣,碰撞激起火花。 戏里大胆启用素人演员,力求还原学生阶段那股清新青涩、纯真模样的角色面貌,所幸这批演员的演绎确实给足了电影绝佳的支援,特别是饰演主力投手吴明捷的曹佑宁,他在诠释面对困境与克服障碍的表现相当传神,我不匠靦导演给予他多少时间与空间去探索角色深度,只知道情绪消化后所转换出来是令人动容的力量,让我联想到「志气」里的郭书瑶,我认为曹佑宁的表现,绝对够格去挑战明年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项。另外,剧组团队恰如其分地对于日治时期社会氛围的考究,布景、服装道具的设计,与配乐的流动作用,重现出该时代背景的历史价值,我们才得以透过影像巡礼现在与过去的变迁。 电影片长高达三小时,考验着编剧化繁为简的功力,剧本不谈政治内化,不论国族仇恨,直向讲述一支不被看好烂到谷底的球队,如何跌破众人眼镜翻身成强队的故事。我可以明白编剧魏德圣有许多东西想说,受限于篇幅现实,因此造成电影前半部某些情节桥段置入的必要性或许有待取舍? !精剪过程的比重拿捏,若是加重在队员之间默契的培养,以及训练过程的心路历程,也许效应能更加延伸放大。电影最后小彩蛋的轮船动画,与《海角七号》如出一辙,目的可能在于呼应烘托开端精神,不过粗糙的CG制作,看来是真的多余。综观而言,《KANO》的整体质感与精髓核心,依附无比的励志与热血,就像电影里其中的一句台词:“不要想着赢,要想不能输!”寻求人生永不放弃的渴望,那股精神,值得每个人追随,一球入魂,天下嘉农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