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06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[转帖] 《火星孤儿》:外星文明发来信号,人类该如何回应?

[复制链接] [已阅至1楼]

管理员 -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- 原创版主

 成长值: 36030

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 楼主| 发表于 2019-2-12 12:4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《火星孤儿》    刘洋    人民文学出版社

  外星文明悄然降临

  世界崩塌在即,人类必须回应

  最后的希望是一群中国高中生……

  近腾中学——一所前所未有的学校,凭借难以想象的另类教学,维持着奇迹般的升学率。

  而在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,反抗的种子正在悄悄萌芽。

  当近腾内部发生骚乱时,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神秘事件:

  一辆大卡车无端腾空,无数神秘石碑从地底涌出。

  最终,人类在衰败的文明中苟延残喘。

  此时,近腾中学的一群高中生成了人类最后的炬火,最后的光……

  作者简介

  刘洋,科幻作家,物理学博士,现任教于南方科技大学。2012年开始发表科幻作品,目前已在《科幻世界》《文艺风赏》等杂志发表中、短篇科幻小说60余万字,连续五年入选《中国科幻小说年选》,已出版科幻小说选集《完美末日》《蜂巢》,部分作品翻译后在Clarkesworld、Pathlight等国外杂志发表。

  相关评论

  江南、严锋、宝树倾力推荐!

  《火星孤儿》让我想起了刘慈欣的名作《乡村教师》。这两部作品都是从最平凡的角度展开,进而上升到宇宙尺度的奇观,如此巨大的跨越在普通的文学作品中是很难达到的。——复旦大学教授、著名科幻小说评论家 严锋

  这是一本写给少年人的科幻小说,故事里流淌着黄金时代和残酷青春的血脉。刘洋有一种单纯的力量,在他的笔下,宇宙静默如谜而又暗潮汹涌,少年势单力薄却又执着反抗。这群少年可以千里逃亡,可以横跨宇宙,可以在废墟中重建文明,在残灰中点燃烛光。因为《火星孤儿》的存在,刘洋在众多科幻作家中显得无比耀眼。——著名幻想文学作家 江南

  刘洋从校园生活切入,带领我们陷入一场匪夷所思的世界末日。他用神秘的悬念牵引读者,最终以逻辑严谨的科学设定,揭露出引爆想象的真相……这部小说是扎实的理学功底和汪洋恣肆想象力的完美结合。《火星孤儿》证明刘洋早已具备一流科幻小说家的实力。——著名科幻作家 宝树

  序:一场宇宙意义的高考

  文/严锋

  中国科幻文学正在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幻创作中来,题材和手法都在快速更新,想象的边疆也在不断拓宽。刘洋的《火星孤儿》就是这股生机勃勃的潮流中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。

  作者一开始就抓住了我们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:高考。未来的高考会是怎样的形态?未来的考生会如何备考?有哪些技术手段能让人考得更好?小说描绘了一所名叫“近腾”的全封闭学校,那里号称有最科学的管理方法、最好的学习氛围,还有全国最优秀的教学名师,其实施行的是监狱式的管理,用电击、水浸、感官剥夺来提升学生的成绩。如果你刚从高考的搏杀中走出,看到这些描写,一定会眼睛一亮,或者一黑,既似曾相识,又别有风味。作者对备考的过程、气氛、考生的心理都把握得细腻生动,对未来的助考技术也描写得栩栩如真,令人不寒而栗。

  看到这里,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部借科幻的外壳,批判分数挂帅,对现有应试体制进行反思的作品,其中还包含了对未来技术与人文教育结合的警惕。然后,学生们对沉闷的校园氛围日益不满,想方设法突破封锁,追求个性自由,这又像是一个“飞越疯人院”的故事。然而,这些都仅仅是作品的一个层面,或者说是通往真正大戏的一个前奏。后面的发展,完全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,非常出人意外。关键的情节就不剧透了,这么说吧,这确实是一个关于高考的故事,但这是一场极为特殊的高考,一场意义重大的高考,一场决定人类和外星文明命运的高考。

  这不禁让人想起刘慈欣的科幻名作《乡村教师》,也是从教育入手:一个极度贫困的山区的乡村教师到了肝癌的最后时刻,他用生命的最后一点余晖,给小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课。然后,镜头一转,这位卑微的乡村教师的最后一点可悲努力,被作者融入了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为壮阔的太空史诗。而这个教师的生命价值,也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。《火星孤儿》和《乡村教师》都是从最平凡的角度展开,进而上升到宇宙尺度的奇观,如此巨大的跨越在普通的文学作品中是很难达到的。

  刘慈欣说过,他写的科幻是以创意为核心,作品的架构与展开靠着创意支撑。刘洋认同这种科幻模式,认为他自己的作品也是以新鲜的点子为动力驱动。点子科幻,看上去简单,要写好其实非常难。科幻发展到今天,好像已经穷尽了各种可能,很难翻出新花头,就像《火星孤儿》里古河调侃的那样:“都是些俗套的点子——生化病毒、人工智能、电脑网络、黑洞虫洞、时间旅行——到最后,你甚至发现连这些都只是一层皮,里面装的其实是个蹩脚的爱情故事。”令人高兴的是,《火星孤儿》给我们打开了新的脑洞。对于外星人的形态、宇宙社会学、星际文明交流这些老而又老的话题,刘洋都做出了别开生面的演绎。与此同时,这些奇异独特的想象,都有坚实的物理和技术的细节来支撑,使得整部作品热烈而冷静,奇妙而缜密,呈现出硬科幻的厚重的分量与质感。

  《火星孤儿》讲述的是我们的故事,也是“他们”的故事,终究还是我们与“他们”的故事。这些故事以鲜明的姿态昭示科幻的形态与意义:科幻始于我们的足下,飞向浩渺的时空,最终以超越性的想象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,以及我们这个世界的可能性。

  后记

  这本小说从动笔到完结,前后用了两年多时间,而后修改又持续了一年,是这几年我倾注心力最多的一部作品。最初设想的书名是《高考纪事》,后来觉得太过普通,也不够科幻,便改成了现在这个——既暗示了外星文明所困的位置,同时也隐喻了人类的困境。

  《火星孤儿》是我出版的第一本长篇小说。在此之前,我发表了一些中短篇小说,也出版了《完美末日》和《蜂巢》两本小说集,于是渐渐有了创作一本长篇小说的念头。小说的核心设定其实来自一个简单的想法:如果教材上的知识全是刻意编造的,世界会怎么样?学生会发现吗?我想,很可能不会有人质疑。在读研之前,我曾在一所中学教过两年高中物理。从我的教学体验来看,目前中学的科学教育仍然是以知识为导向的(直白一点说,就是以高考为导向),教师只是简单传授知识本身,并不关注知识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精神的培养。因此,对于课本上罗列的科学结论,学生们都习惯于毫不怀疑地吸收,而不会去探究它的产生过程,更不会去质疑结论的合理性。但在我的理念中,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论和质疑精神,才是科学教育最根本的目的。博士毕业后,我开始从事独立的科研工作。通过观察我发现,当前基础科研领域的大部分研究者,包括我自己,都是在对别人的开创性成果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,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想法少之又少。这种状况或许和我们长期接受的科学教育有很大关系。

  从这个简单的念头到完整的设定,到故事的构思,再到真正的写作,其间延宕日久,有一段时间几乎完全停止了写作。不仅是因为学业和科研两方面事务繁杂,也由于中途几度觉得小说行文干涩、情节枯燥,部分章节我甚至重写了好几遍。在整个创作过程中,我深刻地体会到长篇创作和中短篇创作的区别。跟短篇小说的一挥而就不同,长篇创作显然需要一个更强烈的驱动力和一种更持久的耐心。

  最初,这本书的前几章曾在“蝌蚪五线谱”的网站上连载,感谢网站的编辑们对小说的支持。当然,更要感谢的是八光分文化的杨枫老师和夏桑编辑,他们对书稿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,提升了小说的品质。如果不是他们,这本小说也不会出现在读者的面前。

  希望大家喜欢这个故事。如果你能从阅读中体会到一丝丝的乐趣,那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。

  刘洋

  2018年6月9日



管理员已阅至此楼
插件设计:zasq.net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( Q群816270601 )

GMT+8, 2024-11-24 01:27 , Processed in 2.673072 second(s), 4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