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4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[欧美风情] 玩转波兰 情定波罗的海之滨(一)【7P】

[复制链接]

区版勋章 - 区版勋章

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1-23 18:3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波罗的海之滨的波兰以琥珀驰名,恍若万年前天地交合一瞬的盟誓,只一眼,便一生。舒展也好,挣扎也罢,琥珀之大美在于将彼时时空不加粉饰地记录与传承。


  波兰与乌克兰作为2012 年欧洲杯的联合主办国在盛夏绽放,聒噪呐喊、绿野仙踪、醉人金酒……波兰这块原本冷艳的琥珀热度空前——小心烫手!现代气息的工业金属色泽,老城建筑流光溢彩的暖艳,前苏联式建筑板起面孔的典型性褐黄色,城堡广场、维拉努夫宫颇具年代质感的铁锈红色……华沙此时在我的眼里,这些奇异的色块仿佛一卷信手洋洒的印象派画作,而画布的基底则是厚重无垠的新绿。


  华沙 记忆赞美诗

  维斯瓦河挥动着长长的银带,在铺陈开去的艳阳裙摆中奔流。头顶跨国知名企业巨幅LOGO 的写字楼群昂首挺胸地排开队列,而平民味道十足的住宅带正悠闲地躲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中纳凉。现代气息的工业金属色泽,老城建筑流光溢彩的暖艳,前苏联式建筑板起面孔的典型性褐黄色,城堡广场、维拉努夫宫颇具年代质感的铁锈红色……此时在我的眼里,这些奇异的色块仿佛一卷信手洋洒的印象派画作,而画布的基底则是厚重无垠的新绿。


  我伫立在全波兰的制高点——高230.68米、拥有3000 多个房间的科学文化宫,一览全城。二战时期,除一些当时划属德国的领地,整个波兰遭到毁灭性破坏,其中重战区华沙85% 以上的城市风貌荡然无存。战后30 万在国外流亡的爱国志士重返波兰,在萧瑟的废墟中创造出让世人瞠目的“波兰速度”。华沙,这个被某些西方激进分子冠以“屠城已亡”之地,数十年间重返人间。华沙修复时波兰人以几乎极端的严苛方式还原着战前历史——旧城区中零星残存的老屋上,外墙弹道的痕迹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显平和;已搭好脚手架准备翻建的房屋外,几排俄文骄横地竖立在波兰语的头上。这些让人皱眉的瑕疵,华沙人都竭力以1:1的真实复原着。在这里,“Beauty is truth”的箴言被华沙人改写为“Truth is beauty”。


  理解了华沙人对于记忆的尊重远高于对审美好恶的评判,我才能理解脚下这座彻头彻尾的苏联建筑,长久把持华沙心脏位置的原因。宏伟、尖顶、高大、小窗,外部墙裙上手握钢枪、视死如归的浮雕仿佛正聆听着血色号角准备冲锋……雄浑的建筑是上世纪50 年代,斯大林“馈赠”给波兰的“礼物”。经历二战摧残的波兰人自然无法从心底接受这强势的美意,很长一段时间,科学文化宫被华沙乃至全波兰人视为一根耻辱柱。上世纪80 年代末东欧剧变,有外媒一度热炒波兰人将让这贴“城市膏药”和苏联时代一起灰飞烟灭。但事实上,情怀细腻、珍视记忆的华沙人却舍不得。


  重生之后的华沙,多数人的记忆是和科学文化宫紧密捆绑在一起的。很多华沙人在科学文化宫里第一次看戏剧演出,第一次上舞蹈课程,第一次约初恋情人去大理石泳馆里游泳……我的向导希尔维亚谈及科学文化宫,语气如谈及一块愈合后又再生出毛发的伤口。而对于苏联时代已无明显记忆的年轻人,则乐于在此参观展览,上才艺课程,做学校里的文娱实践……几代人的记忆随着时代的更迭被注入了新的内涵,科学文化宫的实际使用属性在今天逐渐被彰显出来。走出科学文化宫大门,广场上的工人正忙着搭建移动座椅,那是为了方便欧洲杯开幕时人们露天狂欢。透过巨大的欧洲杯大幅广告的间隙,科学文化宫外墙上象征着战火与浩劫的石质旗帜,仿佛仍旧在彼时的时空中飘扬。


  如果说城市复原是华沙人之于视觉记忆的礼赞,那么肖邦绝对是每个人对于听觉记忆的致敬。行走在“肖邦之城”华沙,我仿佛正徜徉在一座巨大的3D版肖邦纪念公园里。飘逸俊朗的肖邦雕塑,各种与肖邦有关联的纪念场所、大理石音乐长凳流淌出悠扬的钢琴曲,路边报刊亭和商店中俯拾皆是的肖邦纪念品……生于亡国时代,流亡半世、后将心脏葬回华沙的肖邦,被尊奉为整个波兰的民族英雄和精神象征。在波兰命运多舛的年代中,波兰人如珍视琥珀一般,珍视着这样的记忆——在《英雄》、《革命》、《军队》的强音中奋勇作战,于夜阑人静时想象着胜利后重返家园,与爱人共谱《浪漫即兴曲》。


  此刻,在华沙最大的公园瓦津基公园的花岗岩长凳边,我和希尔维亚席地而坐。按下花岗岩长椅上的按钮,激昂的《英雄》在青翠的草木间升腾开去。此刻,我顿悟与肖邦生于同年的舒曼,给予肖邦音乐的评价——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。华美绚丽的音阶排列中,我恍如流连在碧波荡漾的绿洲中,然而正值陶醉之际,乐曲中电闪雷鸣一般的轰鸣仿佛在瞬间宣告,眼前的美景将会在敌人的铁戟中消融,保家卫国的情怀促使着每一个热血青年抛洒热血。颇具波兰传统韵律感的钢琴奏鸣愈发急促,分明正向全世界大声宣告:波兰不会亡,波兰不会亡!不远处,几只鸽子在巨大的肖邦纪念像边徘徊,“肖邦”的上身微微右倾,头发和斗篷正随风而动,仿佛正欲去参加为波兰抗战募款的演出。和整个华沙的历史一样,原雕像在二战中被法西斯毁坏,于1958 年5 月重立。今天,每年6 月到9 月的周六和周日,肖邦雕像下都会举行露天音乐会。微风拂面,雕像中的绿叶仿佛和我一起沐浴着此刻的清凉。原本冰冷的青铜色的雕塑被湖面反射出的光晕包裹着,暖且温润。“肖邦”的身后,波兰古典主义建筑代表瓦津基宫舒展着宽大的胸襟。合上罹难颇多的历史的书脊,也许唯有象征光明的金色和生机勃勃的葱绿,才能够抚慰血色的记忆。

插件设计:zasq.net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( Q群816270601 )

GMT+8, 2024-6-16 03:12 , Processed in 2.123334 second(s), 4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