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335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《浑元剑经》(扫描版)作者:毕坤【PDF】

[复制链接]
风葶云 该用户已被删除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0-12-27 17:5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《 浑元剑经》, 明代剑客毕坤所撰。为道家剑仙修炼典籍。其中介绍了三步睡、六字决、行走三字决、练剑先开七窍、气贯周身等原理以及修行方法。其中包括:三十六宫跳步图式、图说、练眼、练手、练身(紫霄形化二十八式法门)、九宫三十六式。剑破剑、剑破棍、剑破枪等兵器要义;以及练步、练招、飞罡文、天清咒、飞腾秘篆等。

以下内容转自<武林绝技之家/内家绝学/马国兴先生文集>  
对于一部传统手战之道的经典著作的评价,就其价值的鉴定,至少应从两个方面入手:一是其问世的历史时期,即指著作完成的历史时期。此乃标志着传统手战之道发展的历史实物证明的准确时间,属于历史文物的价值。就这本《浑元剑经》的著作时间约在元末明初为毕坤先生所著这一点来看,现在流传在世间的传统手战之道的专述经谱皆约在其后。这一传统手战之道的专著之历史文物价值,已无可类比了;二是经谱中的专业之“理、法、术、功、形、意、体、用”的含量之丰富,论述精细微妙,层次之分明,条缕之清晰,方方面面都涉及,面面俱到,且论述质量之高,具有实用之可行性、可证性、可信性,皆超过明、清两代所问世的各家之经谱了。据我在解读中发现,明、清两个朝代所问世的各家之经谱中所述的“练、体、用”之内容,即“理、法、术、功、形、意、体、用”的基本内容之论述,皆在《浑元剑经》中有所出处,而且《浑元剑经》中的论述更为精辟。就单从这一“理、法、术、功”的综合实用价值来比较,任何明、清两个朝代所问世之经谱,皆无有出其右者。  
从上述两种评定、鉴别传统手战之道的经谱之价值观来看,《浑元剑经》的存在乃无价之宝的价值。从“理、法、术、功、形、意、体、用”诸方面的详细分析中,自然可以得出这个肯定的结论来。  
理:《浑元剑经》以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“天人合一”学说为核心,建立传统手战之道的理论体系。并用《易经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“兵法学”、“儒家学说”等诸子百家学说为理论依据,阐明“三一一三”宗旨的建德体至道用的基本观点。其言“浑之为体,纯而笃静;其为用也,动而多玄。”又阐明“二一一二”宗旨的建德体至道用的基本观点。其言“驭静以动,动中亦静,动静互为其根;柔化刚发,以柔用刚,阴阳迭神其用。”并将“三一一三”宗旨和“二一一二”宗旨,有机地合为一起,成为传统手战之道的建德体至道用的基本观点,从而使传统手战之道成为不二之学,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,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。  
《浑元剑经》还从练、用的保身角度,申明了传统手战之道乃“无害者顺生机之自然,去其害生机者也”的“健身、技击,二者功德艺境并行不悖”的道理,得出功成者“文兼武备将相身”的正确结论,使习武健身得到了正确的解释。并从理论上阐明了“武而不武”的真谛,说明“大仁不仁,大勇不勇”之精髓。  
总之,传统手战之道的“理”之完善,《浑元剑经》之述,已经基本完善了。  
法:理明则法密。有其理,便有其法。然而在“法”的内容中,有练法、建体之法、运用于攻防之法,故而必须分别论之:  
建体之法:有内功功法的建“健之体”、外功法的建“顺之体”、内外合修的建“健顺之德体”三项基本内容,及“形、气、神”三层艺境之体的修法内容。  
练:既然有建德体之法,那么德体立便有德体运用直至至用的过程之方法。则剑经外篇的“初基等级详序”之内容中所述之系列方法,皆视为练法。不练不熟,此练法是为了熟而练的方法。  
用:此《浑元剑经》将用法分为“术、道”两个层次立论的。术法为“至妙变化之自出,非身柔若絮,灵活稳准,难以为此也。”乃“养灵根而动心者,敌将也”的术法。道法为“含形随应致变,皆以他力取法”,“要在心空灵,而手灵妙,猝变无心动中惶惶之色,动静自然,非勉强也。自然之力,由于习惯也。潜神熟练,自可时至神知。”乃“固灵根而静心者,修道也”的道法。  
并将具体用招法则,定为“因变亦受、逸以待劳,从之以为进退,逆力以为揭献”之两法中施之,即“寄奇于隅内”。  
并又有“用形、用气、用神”之区别的详细之论述。真可谓诸用法全矣!这可从经文中所述诸法之内容丰富详尽而知之。  
术:术者,变化之道也。从歌诀“精神凝结一团团,动静之为贵自然。随所往来无阻滞,任从指点合先天。”的论述中,可以知道,随所往来的顺随为法而实施攻防招法,是其基本攻防变化之技术。而柔化刚发,以柔用刚是其根本的技术方法。  
功:功夫也,听探,顺化之能力;以柔用刚之攻防能力。至妙变化之自出的能力;含形随应致变时至神知之能力。“务须功力体精神”之能力,层层体现攻防功夫之能力。  
形:有形的手战之道,无形的手战之道。有形者,因形练形,后天之功,果能以先天之神为体用,足以向机御变,因变致神。无形者,极至道成,其妙存乎虚灵之人,其几速于影响。有形者,至妙变化之自出;无形者,含形随应致变,时至神知。  
意:不动不牵意诚笃。气随心到,心逐气穿,心能普照,气自周全,久而力自加焉。式如行云流水,无停无滞,瞬息存养,动静轻清而灵,入手神妙,可以进退如意,形无定门,非斜非横,忽高忽低。功夫到此,可谓通真。此段论述,将“意”的练、用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了。  
体:健之体、顺之体、神之体、三者合一的浑之体,皆论述得清清楚楚:  
健之体:本乎天之一,养气于至清,则健之体立。  
顺之体:则乎地之一,融精于至宁,则顺之体立。  
神之体:此于艮之一,涵神于至灵,则神之体立。  
浑之体:以灵神,又浑化清、宁而一之,则浑之体立。正所谓“浑化归一之体”。  
内外全无渣滓质,养成一片紫金霜。阴阳变化皆归我,变动飞潜各有常。  
极至则无形无象,无极之体。  
用:有其体,自有其体之用。有刚柔之德体,就有刚柔之德体的“柔化刚发,以柔用刚”之用。  
健顺和之至的太和一气,则无形无象的无极艺境,则具“神化之功”的艺境。即“以柔软接坚刚,使坚刚化为乌有,神明艺境、化境之极也”。  
我们从传统手战之道的“理、法、术、功、形、意、体、用”之全部内容方面的分析中可以认识到《浑元剑经》覆盖的全面性了。其功法、技术的含金量之高是其它经谱所不可比拟的。  
而就《浑元剑经》的传统手战之道的学术价值方面来认识,其可上推至春秋战国的剑道鼎盛时期,对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《越女论剑道》的内容;下达明、清两朝代各家经谱之内容,能够贯通古今之传统手战之道,由此证明传统手战之道的流传原本一脉承传,非此《浑元剑经》莫属。《浑元剑经》对研究传统手战之道发展、传承,自有其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作用。短了说,《浑元剑经》上承唐、宋两朝,下启明、清两朝,有着承前启后的独自所处的学术地位。  
《浑元剑经》最典型的特点,就是既没有提到少林达摩,又没有提到武当张三丰,乃典型的中华传统手战之道的论述。这使得我们对明、清两个朝代时期的传统手战之道的各种说法,基本上有了个明确的认识,自可澄清许多不切实际的说法了。尤其是“内外家”之说法,及“明、暗、化”三劲之说法。特别是“形、气、神”三种功夫艺境之说法,在《浑元剑经》中都有雏形之精辟论述。尽管明、清两个朝代之传统手战之道的各大家们,多不知道《浑元剑经》的存在;但是为什么在练、体、用等诸方面的论述,又极其相似,基本法则又如出一辙呢?《浑元剑经》的这一价值,又是其它明、清之经谱所不具备的。  
总之,《浑元剑经》的问世,其价值远远超过我们目前所能够认识到的。尤其是其在传统手战之道的学术地位的价值,更不是我今天能够完全认识清楚的。这是需要不断的再认识,才能够较清楚的认识到的。  
对《浑元剑经》的疑惑之解释  
常与同道者探讨《浑元剑经》的方方面面问题。有人认为:《浑元剑经》乃后人所作,伪托为元末明初之毕坤字云龙先生者所作。  
我个人认为《浑元剑经》确实是元末明初之毕坤字云龙先生所著的,绝非后人之伪托之作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内容:  
一、这是一部以学术内容为主体的传统手战之道的专著  
《浑元剑经》的主要内容是:剑术的学以致用。其专业学术性较强,只为传统手战之道而用。就其“浑之体、元之用”的论述内容、术语分明,概念清晰。就其“故君子有三变,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,功用到此,谓文兼武全将相身,更必出处有道焉。”三变艺境论述分明,因果一致,结论准确。非传统手战之道之大家的亲身所历之境,纯文人是不可能谈的出来的。其所论述内功诸法及破七壳之说,非经修炼历练之经过,亦很难论出的。就其“九凤朝阳”中的“左右偏衫跕更牢”一句,非行家里手之佼佼者,亦难以写出的。关于“至妙变化之自出的刺猿剑法;含形随应致变,皆从他力取法,自可时至神知的飞仙剑法”的划分,此中分别之微妙处,更显传统手战之道的专业性知识之成果的,这更是外行所不能分辨的清楚而又如此明白的。当然,这方面例证,数不胜数,皆可证明此剑经乃传统手战之道的大家的手笔,方可能成之。此乃第一点。  
二、同时这又是一项妙笔生花之文才的产物  
《浑元剑经》虽是专门论述剑道的专作,然其著作者的文才亦是上上之选,非凡俗之文人墨客之才所能比及。  
其言:“练剑莫先于炼气,炼气要首在于存神;存神之始功,根于固精。能此方可以论剑之练法,否则作辍之,鲜有成为完璧者。”脉络多么的清晰易懂。  
其言:“非精足气不能清,非气足神不能灵。非内而精气神,外而筋骨皮,浑成一片,身不能轻。将何以飞取雁书,远逐鸿迹?非如此何以通妙,而能超众?能御大敌,足称万兵之祖。故精足则战耐久;气满则呼吸细;神清静而圆融,则变化莫测。故曰:身完天下无敌手,剑完四海少敌兵。能此二者,方可超凡入圣境,庶几驭众为高明。”修炼因果之一致、艺境之清楚明白,一见便知。  
就是歌诀,亦为传世之作,如:“气愈下兮身愈轻,神居上兮心生灵,精常固兮法术行,形自空兮玄生妙。”此中含有“精、神、炁、形”“妙行轻灵”的摘头、收尾之寓意,精彩至极矣!  
其言“从之以为进退;逆力以为揭献”的“寄奇于偶内”之论,一揭谚语“逢强智取,遇弱力擒”之妙法,一解“刚发他力前,柔乘他力后”的方法,阐明“四两拨千斤,借力打人”是具体两种施招用手、施手用招的方法。  
其言“精舍即生死户也,神胎所结之区,而真息生焉。若能常常照觉,则四美日益。至于能斩开内外之壳者,乃神之良知,气之良能也。”此论字字如珠玑,句句含真诀,非文笔功力之上乘者,即功夫修炼再高妙,也不能如实写出,刻画的如此惟妙惟肖。  
总之,剑经中所述,虽妙笔生花,但字字珠玑,句句含精义,确实是功法艺境之写实,非浮华俏丽之辞藻堆砌者可比。可见乃出自文武双全之大家手笔。如读者认真阅读,仔细推敲,当知吾言之的确也。  
三、这是一份真功夫者实践之文字总结  
《浑元剑经》所述,功法之妙,修炼过程始终本末,皆著作者亲身实践、证验,并由文字笔录总结而成。故具有功法、文笔相得益彰之妙趣,一扫“武人不文”之谬论。  
四、结构精妙,布局完整,本末清晰,始终完美  
凡传统手战之道的经谱,皆应“理、法、术、功、形、意、体、用”诸方面内容齐备,并且一理贯穿始终,有本有末,练用分明,境界清晰,完整统一,格局合理。在这一点上,《浑元剑经》以“序、戒律、外篇、内篇、结文”组成,全部剑经之布局庞大,结构完整,格局清晰,始终一致,本末分明。再加之文笔曼妙,描述至真,读之使人如亲临其境。在我所能见到的传统手战之道的经谱中,可算独占鳌头了。盖因其出自于文武双全之大才子之手笔的缘故。  
有如上数条之主要因素,可知《浑元剑经》乃应时之作,并非后人伪托。故此《浑元剑经》的问世,乃是代表着元末明初之时期的传统手战之道的实际学术水平。有了这样的正确认识,再来观看明、清两个朝代的传统手战之道的流传发展之脉络,那么许多解释不清的问题也就能顺理成章迎刃而解了;许多认识模糊不清、概念混淆的问题,也就由此而得以澄清了。许多传统手战之道中的学术流派的产生,也就能由此寻得其根源了。  
总之,就《浑元剑经》中所反映的完整统一、面面俱到的特点来看,这并非一般习武者所能完成的。故我认为《浑元剑经》在传统手战之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文物的价值。当然,这是指抄录所临摹之原稿而言的。  
许氏四人所临摹之原稿今何在?  
分析著作内容可以知道,《浑元剑经》的抄录工作由许敬云、许国本、许立福、许仲荷等四人完成的。但此四人所抄写临摹的母稿,即原本《浑元剑经》又在哪里呢?只有这个原本《浑元剑经》才是文物,才具有文物价值。许氏四人距离现在已有百年左右,搜寻线索应该还比较容易一些。许氏四人所临摹的原本《浑元剑经》的原稿件,又是从何而来的呢?这对我们都是一个难解之迷。  
现在武术界时有“刺猿剑、飞仙剑”说法之报道,这样相同名词的剑法与《浑元剑经》所述的剑法究竟有没有渊源关系或近亲关系?这对我们今人来说仍然是一个迷。  
由于《浑元剑经》之论述全面、始终统一而又详细,就经谱而言,乃传统手战之道中的一项系统而又完美的工程。其完美得让我们今人无可挑剔,因为她涵盖了传统手战之道的“理、法、术、功、形、意、体、用”的所有方面问题,并皆给予了明确的答案,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。故研究她的方方面面应该都是有重大意义的。  
谁更早些?  
对于明将俞大猷的《剑经并序·总诀歌》中的“刚在他力前,柔乘他力后;彼忙我静待,知拍任君斗。”之论,凡习武者未有不知道的。而我一直认为是俞大猷的杰作。谁知却在《浑元剑经·指南篇》中见到了“远近制宜,刚在他力前,柔在他力后”的明文记载。那么不由得我产生这样一个疑问:毕坤、俞大猷的认识、论述,谁更早些?  
关于抗击打能力的“铁布衫”之内功功夫,我始终认为是一个谜。究竟前人有没有“铁布衫”功夫及“铁布衫”功夫的练法?但在看到《浑元剑经·九凤朝阳》中的“左右偏衫跕更牢”这句真诀后,我恍然大悟:古人早有“铁布衫”的功夫,并以内功法求得。而这与我的练功方法、经历是一致的,这就能很好地解释谚语“筋劲骨力肉为墙”的抗击打能力的“肉为墙”之精义了。以此与现行的“少林七十二绝技”中的“铁布衫”之练、用方法相比较,谁更早些?  
至于形意拳的“十二形拳、五行意拳”及太极拳的“以他力取法”的提出,我在《浑元剑经》中皆看到清晰的论述。  
而关于“十二形拳”和“五行拳”的立意,基本上是“十二形拳”乃“至妙变化之自出。非身柔若絮,灵活稳准,难以为此也。”因其尚有形之拳法,故为拳术内容。“五行拳”即“意拳”,因“含形随应致变,皆从他力取法,要在心空灵而手灵妙。能潜神熟炼,自可时至神知”,即“形无形、意无意”,是真形真意的无形无意之“神拳”艺境。神拳者,神化之拳道也。这与形意拳提出的“化劲”之说法,谁更早些?  
太极拳的门派、拳种以“太极”冠其名,而《浑元剑经》中说:“是元者,三才总会之地。元即太极,即太和之气,即先天也。故必浑涵以先天太和之气,合三才于一致,以内外交修,直养时习,炼至体用浑化寂感而通,始足以称之浑。”此解释何为“太极”。那么,在拳术界中,谁更早些?  
太极拳门提出的“借力取法”之概念,与《浑元剑经》中提出的“皆以他力取法”的说法,谁更早些?  
太极拳门派、拳种,提出的太极拳之“理、法、术、功”之概念,在《浑元剑经》中已提出了系列的完整的“练、体、用”之“理、法、术、功”之内容。这当中,谁更早些?  
《浑元剑经》将较技施招用手、施手用招,提出了“至妙变化之自出”的拳术功夫阶段。在现存太极拳门的论述中,尚未见到如此清晰的论述。而现存太极拳门唯取“含形随应致变,皆从他力取法”做为施招用手、施手用招的唯一法式。而忽略了施手用招、施招用手的“至妙变化之自出”的拳术功夫阶段之过程。故现在修炼太极拳者众然能功臻拳道大成艺境者少,恐怕这其中不无忽略了“至妙变化之自出”的施招用手、施手用招的拳术功夫这一过程阶段的原因所造成的吧。能够有这样完善的认识,《浑元剑经》和太极拳门相比,谁更早些?  
其他门派、拳种的习拳者,只知施招用手、施手用招的“至妙变化之自出”的追求,不知此乃拳术功夫。而忽略了施招用手、施手用招的“含形随应致变,皆从他力取法”的拳道功夫,故能突破拳术功夫阶段而升华至拳道功夫艺境者稀少,能够较全面认识拳术、拳道之差异,又是先后升华之顺序者,《浑元剑经》和其它各门派、拳种的认识,谁更早些?  
形意拳门提出的内功修法“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”,与《浑元剑经》的“莫先于炼气,炼气要首在于存神。存神之始功,根于固精”、“非精足气不能清,非气足神不能灵。非内而精气神,外而筋骨皮,浑成一片,身不能轻”之论述,谁更早些?  
就是形意拳门提出的“明劲、暗劲、化劲”三层功夫艺境,与《浑元剑经》提出的“故君子有三变,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,功用到此,谓文兼武全将相身,更必出处有道焉。”同是三变之论,同归于化境之说,此两者相比,谁更早些?  
《九要论·一要论》中说:“夫所谓一者,从首项至足底,内而有脏腑、筋骨,外而有肌肉皮肤、五官、四肢百骸,相联为一贯之者。破之而不开,撞之而不散。上欲动而下自随之,下欲动而上自领之,上下动而中部应之,中部动而上下和之。内外相连,前后相需,所谓一以贯之者,其斯之谓欤”?《浑元剑经》之论曰:“浑之为体也,纯而笃静;其为用也,动而多玄。即曰纯静,以其本乎天之一,养气于至清;则乎地之一,融精于至宁;此于艮之一,涵神于至灵。又浑化清、宁而一之,更至于空灵。是统三才于一致,内而精气神无少缺欠,外筋骨皮一息坚融,至是则内空灵,而外灵便。此浑元功验之所以然也。”指论“一”者而言,谁更早些?  
《拳经·拳法备要》中记载:“问:拳法足以克敌,何也?答曰:在披窍导窍。歌诀云:一身筋节有多般,百法收来无空间。谁能熟透其中妙,恢恢游刃有何难。”这除了用法的“披窍导窍”,仅就练法的“披窍导窍”而言,与《浑元剑经》的“且心中具七壳,尤得当决以通,斯可矣,曰玄通、灵根、妙钥、统真、通枢、涵神、洞幽,左辅元龙,右辅白虎”的破七壳通此七窍之论相比,谁更早些?  
我相信从上举各例之内容来看,《浑元剑经》之论自然早些。因毕坤乃元末明初之人,而其他各家之论或人,皆晚于那个时代。这样,我们对《浑元剑经》的认识和看法,就更为清楚了,也就应当越加地珍重她了。研究此《浑元剑经》的学术内容,对我们研究和认识明、清时期的传统手战之道的学术成果将会有重大的意义,而对我们今天的习练传统手战之道者如何继承、发扬传统手战之道也同样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,自然会有丰硕的成果与收获的。  
阐释《浑元剑经》之后,我在此提出了论“《浑元剑经》的价值”等系列文章,直至谁更早些的论述,亦可算是我阐释《浑元剑经》的感悟之只言片语吧。希望广大的读者,由此能够展开对《浑元剑经》的研究。这样将有利于习练者的认识,从而得到功夫艺境的升华,有利于传统手战之道的发扬光大。
插件设计:zasq.net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( Q群816270601 )

GMT+8, 2024-11-27 09:32 , Processed in 0.971050 second(s), 4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