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313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[13/10/01]历史小说精品《张居正》修订版 作者:熊召政【易水西风】

[复制链接]

管理员 - 管理勋章

绿铜v2_01灵晶土豪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3-12-1 15:4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2013-10-1更新。模版错误修正。

  历史小说,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,熊召政代表作。电子书用的是再版的全新修订版文本。历史上的张居正一直是一个毁誉不一的人物,不同的人会根据不同的好恶对其做出不同的评价,且看熊召政笔下的张居正却又如何。感谢书友下载美少女提供文本~

作品推荐:

  夙兴夜寐,心忧社稷。知我罪我,其惟春秋。

  明朝第一宰相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,当代历史小说精品,茅盾文学奖获奖力作。

  张居正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,但是世人对他的评价却毁誉参半。对于这样一个人物,作者在大量考据、掌握史实的基础上,塑造了一个最真实、最全面、最不失偏颇的张居正。同时,作者还原了明代中后期宫廷和官场的生活风貌,以及北京、南京、扬州、武昌、荆州等城市的生活场景和民风民俗,是一部窥视封建社会百态的百科全书。

  本书目录:

  木兰歌、水龙吟、金缕曲、火凤凰

作者简介:

  熊召政,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,中国当代著名诗人、作家、学者。出版小说、散文、诗歌、历史随笔、演讲集等著作三十余部。历时十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《张居正》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。现任湖北省文联主席,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。

内容简介:

  卷一 木兰歌

  首辅高拱与次辅张居正各自拉拢朝臣建立势力,内廷争斗不休。明穆宗朱载垕“驾崩”后,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登基,张居正登上首辅宝座,高拱被令回籍闲住。书中展现了当时宫廷内波谲云诡的情势,描述了政治斗争复杂又残酷的本质。

  卷二 水龙吟

  张居正荣登首辅之位后,整饬吏治,刷新颓风,锐意改革,但国库空虚,只好以胡椒苏木折官员薪俸。岂料此举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,朝野上下非议汹汹,各种反对势力借机滋事。出于无奈,张居正借助李太后与冯保的力量,实行京察,裁汰冗员,延揽人才,开启了万历新政的序幕。

  卷三 金缕曲

  作品围绕龙袍织造、征税风波、将士棉衣购置、夺情事件而铺排开来,着重描写了张居正厉行改革所引发的激烈冲突,展示了张居正驾驭复杂局面的才能与独裁专断。同时通过他与玉娘的忘年之恋,还表现了这位铁血宰辅的儿女情怀。

  卷四 火凤凰

  首辅张居正回荆州老家奔丧,诸公争宠献媚,花样翻新。张居正心领身受,备极哀荣。朱诩钧在小太监的唆使下秽乱宫闱,太后欲废之,张居正代拟“罪己诏”,诏告天下,小皇帝从此心生怨隙。改革初见规模,张居正因缠绵于胡姬,元气大伤,终以58岁死于首辅任上。张居正去世仅三个多月,政争纷起,万历裁撤其生前干臣,赶走冯保,尽否其生前一应改革措施,万历新政从此夭折,赫赫张府也几近灭门。

精彩书评:

  我读连载小说,尤其是故事性强的中国古典传统体裁的连载小说,常常是迫不急待的先睹为快,熊召政先生的近作《张居正》就是其中之一。这部篇幅巨大的历史小说,是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的(四卷本历史小说《张居正》简体字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内地同时出版,香港出版时改为《张居正传》)。由于我和这家出版社的历史关系,我有了一点小小的“特权”,当《张居正》还没有在市上出售之时,我已经可以先拿到手,津津有味的开始阅读了。我享受任何“特权”有一个原则,那是:“这项特权决不可妨碍、侵犯到任何别人的利益。”先读《张居正》,并不会使得这部书在市面上脱销,不会使得任何一位读者暂买不到,因而剥夺了他先睹为快的乐趣,如果任何特权违反了这个原则,我就决不使用,因为那是张居正所坚决反对,毕生努力对付的“豪强作风”、“恶霸行为”,我自己也是十分鄙视的。几年前,有位朋友在报上的小专栏中表扬我一件小事:我们二人去参观香港的书籍展览会,排队入场的人数很多,我们排了很久还是轮不到。我就说不排了,过一两天人少了些时再来。那位朋友问我为什么不使用“特权”,因为我是参展的出版社的主人,有“特权”可以不必排队,我说如果我不排队而先进去,就使得有一位读者不公平地被挤在外面,妨碍到别人的特权是不能用的。这是非常小的小事,根本不值得一提,也不能算是什么好事,但我觉得,这种“公正”、“反特权”观念,应当用在社会的任何方面。张居正“施政”实际上就是“居其正”三字。

  朱镕基就任国务院总理时,曾强调说,他这工作困难重重,明知前面有地雷,为了工作,应当不怕牺牲而踹下去。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当选之后说,他决心将记得的两句话,作为工作的信条,那是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趋避之”,这副对联是林则徐的,意思说,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,必当全力以赴,个人的生死荣辱、进退祸福完全不在计较之中。我想当国之人,必须有这样的大丈夫抱负。回顾我国历史上的大人物,林则徐无愧于此,张居正在大关节上也能凛然而为。

  历史小说不是历史,是小说。历史小说首先应当是小说,而其内容大体上不脱离历史。既然是小说,就应当有生动而紧张的故事情节,有丰富的人物,既有性格,又有内心生活,有他个性中情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,有他的困难,他的坚强与软弱,他的迫不得已。

  所谓大体上不脱离历史,不但物质生活不能违反历史规限,精神上与观念上也不能违反。历史小说虽说可以三虚七实,但这三虚也不能虚得过分。法国大仲马写《三个火枪手》,时代是法国路易十三、十四的朝代,武士可以用火枪,但不能用新式手枪,中国的历史小说,张居正不能用打火机来点香烟,家里不能开空调机,他虽注重法治、公道、反对大地主逃税,但不能有马克思思想。

  熊先生是英山人,和张居正是湖北同乡。这部历史小说中对明万历年间的官制、社会生活等考证得很详细,我阅读时自愧不如,又很佩服,我相信他做了很多调查研究的工作。和他会面时,我曾向熊先生讨教关于李自成杀戮起义同伴的史实,以作为我修改《碧血剑》的根据。我自己对明史是有兴趣的,在我那篇《袁崇焕评传》中,我对张居正有很高的评价,我这样写:“从万历元年到十年,张居正的政绩灿然可观,在那时候,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、最富强的大国。那时欧洲的文人学士在提到中国时候无不钦慕向往……”我引述万历十五年时中国的重大成就,其中很大部分是张居正的功劳。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《万历十五年》,选择万历十五年来代表中国制度上落后于欧洲,说主因是中国不以数字来管理国家。其实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去世还不过五年,张居正的善政还没有遭到败坏,以万历十五年的中国来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,中国还远远的走在前面。至少,北京、南京、扬州、杭州这些大城市远比伦敦、巴黎要更加卫生、干净和先进。

  中国当时的主要缺点,不是不用数字来管理国家,而是明朝中央集权、君主权威至上的中国政治(明太祖手上建立的君主绝对专制),张居正重视“制度”、“法治”、“公平”,即使在封建统治下,也能很好地管理中国这样的大国。他注重“循名责实”,用现代的名词来说,大致上便是“实事求是”。《张居正》虽是小说,但比《万历十五年》这样的学术文章,更加真实,更加接近事实。

  历史小说有“古为今用”的作用,但不能以“古为今用”作为目标而写小说,那可能会有牵强附会,勉强影射的作用。在文学上,“主题先行”的作风从来是不会成功的。要写主题,就清楚明了,直截了当地写一篇政治论文。

  我欣赏《张居正》,因为作者选择张居正这样一个“实事求是”不顾个人成败,决心为了国家,反对特权,打击豪强,坚持制度与法治的人物,来抒写他的真实遭遇和感情,并不勉强将他推入现实的框子里,影射现实,反映现实。只能用现实人物来反映现实,古人就是古人,真实地抒写古人,就是很好的历史小说。

  ——金庸:我读《张居正》
插件设计:zasq.net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俺下过您的E书了,谢谢啦 。。。查看更多↓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( Q群816270601 )

GMT+8, 2024-11-30 07:56 , Processed in 1.036655 second(s), 5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