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42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[转帖] 《潘金莲的饺子》 :“一根柴火烧猪头”背后的人性

[复制链接] [已阅至1楼]

管理员 -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- 原创版主

 成长值: 36000

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 楼主| 发表于 2019-2-16 07:4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
 《潘金莲的饺子》 作者:李舒 中信出版集团2018-5

  从我爱看书时起,有一类书总是在听说,从来没见过。《金瓶梅》就是典型代表。那大约还是书店只有新华一家,“别无分号”的年代,新华书店没有的书,就基本上别指望了。那时还可看到《红楼梦》,据说《金》对曹雪芹启发、影响很大,没有《金》就没有《红楼梦》。这个传说,使《金》更加神秘了。等到各种版本随便买的时候,我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好奇心,就连《潘金莲的发型》《潘金莲的饺子》这种有标题党嫌疑的书,对我也起不到“噱头”的作用了。有意思的是,连同这两本书在内,家里已有了数种与《金》相关的书。我喜欢解读类的书,有时比原书还要喜欢。看作者以己之腹,度他人之意,再与我自己的意见比较,读书便增加了不少趣味。

  严格地说,格非《雪隐鹭鸶》、田晓菲《秋水堂论金瓶梅》才是“正经”解读《金》的作品,而“发型”“饺子”,一看就是借原著谈名物吃食。这类书目前很流行,也很考验作者功力。通过对“玉黄李子”的考据,李舒认为《金》的作者“无论是不是王世贞,都应该是熟悉北京、了解北京,甚至长期生活在北京的”。仅以水果产地,便下结论,说服力太弱。金学界对其作者一直主要有两种态度,一个是“名士论”,认为作者属于王世贞那样的大名士,一个是属于江湖说唱的“艺人论”。哪一个都有诸多证据,同时也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。李舒没有指出作者姓氏名谁,但圈定作者生活范围难免会给读者造成误解。

  “一部《金瓶梅》,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……”有人则看见了饮食。通过研究饮食,又能看见当时的经济民俗情况。实际上,假《金》谈家具、服饰、器物、饮食,甚至探究大运河历史的文章与书籍很多,也是金学的一部分。《潘金莲的饺子》属于文化随笔,有一点学术性质的考据,却不以此为重,重点写的是晚明时期社会中下层的饮食文化,以及饮食背后的人情世故。

  李舒认为《金》的作者“更熟悉市井生活”,潘金莲、李瓶儿和吴月娘拿不出《红楼梦》里宝黛那种奢侈级别的衣裳,“吃饭更是如此”,“对高级宴席,有种说不出的陌生感,可一写到家常吃食,就来了劲儿”。这个判断非常准确。那个“一根柴火烧猪头”的著名桥段,绝不可能出现在大观园内。《黄霖讲金瓶梅》有一章节《猪头肉与茄鮝》就谈到《金》的俗与《红楼梦》的雅,和李舒有异曲同工之妙。然而李舒的志趣在于谈吃食,她注意到有“一根柴火烧猪头”本事的宋惠莲,在烧猪头时用了“锡古子”,“是为了锅内高温蒸汽不散发,也许就算明朝的高压锅吧”。饮食的发达,势必与炊具的先进相关。此亦看出,当时的“高压锅”已普遍使用。宋惠莲乃西门庆一仆妇,入门前辗转三户人家,烧猪头的本领早就有。李舒说完这些,话锋一转,“可也是这个惠莲,在丈夫来旺儿被西门庆逼死后,居然上吊死了。一辈子惯于偷汉的妇人,居然这样贞烈……我始终对于这个烧猪头的惠莲,存着一丝敬意”。宋惠莲是《金》书中性格复杂人物,点评《金》的张竹坡就有类似的评语,当代学者骆玉明曾撰文专门讨论宋惠莲之死,比孟超、马征等人的见解深刻,也精彩多了。但由“烧猪头”而引起对宋的品头论足,李舒却是第一人。

  过日子开门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。一样的柴米,不同人家做出的饮食不会完全一样。正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。文学人物越复杂,人格魅力越大,无论其是好是坏。李舒谈论饮食多,臧否人物的文字相对就少了,然而一两句足以点睛。例如她写了孟玉楼与西门庆“相亲”,大段描述了相亲会上的茶点,用一句话结尾,“一盏茶,几块点心,孟玉楼就这么嫁了”。孟玉楼是《金》书中排在吴月娘之后的第二位好人,余者,皆禽兽也。这也是金学界公认的人物形象。李舒寥寥数语,力敌千钧,眼睁睁看着羊入虎口的无奈,一下子就跃然纸上了。

  李舒之意,不在“宋惠莲的烧猪头、潘金莲的饺子”,而在于宋、潘之人也。


管理员已阅至此楼
插件设计:zasq.net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( Q群816270601 )

GMT+8, 2024-11-21 00:09 , Processed in 1.555046 second(s), 4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